肉鸭为人类奉献了一生一切。
从一出生,其短暂的鸭生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以及盐水鸭、酱板鸭、樟茶鸭、广东烧鸭……
最后连毛都不给剩下,安排成为人类保暖的羽绒服和羽绒被……
这其中当然有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实在是有很多鸭子。
我国鸭品种资源丰富,是肉鸭头号生产大国,2020年出栏达到了46亿只,占全球的80%以上。
同时,我们也是肉鸭头号消费大国,鸡鸭鱼肉,中国人的餐桌上,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每年全球生产的肉鸭,绝大多数装进了中国人的肚子,如果它们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绕赤道转17圈。
绿头野鸭,是肉鸭的老祖宗。早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中就已经出现了似鸭的艺术形象。
△ 在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两件彩绘陶鸭,鸭嘴绘以黄色,两足绘以红色,跟现实中的绿头鸭有很高的匹配度。
据推测,民间普遍饲养家鸭兴起于春秋。考古发掘表明至少从战国时期开始,鸭就被大江南北的人所熟悉,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中国南方地区水系纵横,是鸭子生活的天堂,驯养出了30多个品种,绍兴鸭、连城白鸭,高邮鸭、台湾鸭、莆田黑鸭、攸县麻鸭等都是从绿头野鸭驯养而来。
△ 绿头野鸭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起吃鸭,多半会想到那座“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来”的南京。
可就是从南京走出的白色湖鸭,元明时期随漕运来到了北方,成为了最有名的肉鸭品种——北京鸭。
经驯化的北京鸭相比于南方鸭子,可谓是鸭中“高富帅”,羽毛纯白,体型硕大丰满,皮脂丰厚,胸部十分突出。
△ 北京烤鸭
提起北京鸭,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将鸭饼卷上葱丝黄瓜丝和肥嫩的鸭肉,涂上鸭酱”,裹着进口的瞬间,皮的酥香、肉的鲜腴,简直让人流连忘返……这也是歪果仁眼中正经的中华味道。
一百多年前,北京鸭就以性能好、生长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睥睨全球,为世界各国肉鸭的改良和生产贡献了绝对力量。
△ 北京鸭北京鸭在英国樱桃谷农场改良培育,成为英系北京鸭配套系,在美国枫叶农场被培育成为美系北京鸭配套系,在法国奥尔维亚-古尔蒙集团公司被培育成为“南特牌”法系北京鸭配套系,在法国克里莫育种集团被培育成为“奥白星牌”法系北京鸭配套系。
这些商业化的国际知名肉鸭都是以我国北京鸭为主培育的,都是北京鸭的“外国亲戚”。北京鸭,世界“明星鸭”,就是这么牛!
其中卖相、价格俱佳的当属樱桃谷培育的英系北京鸭,俗称“樱桃谷鸭”(2017年被中信农业和首农股份联合收购),占据了肉鸭行业半壁江山。
1873年,英国人将北京鸭种蛋引入英国,后为了迎合英国人吃瘦鸭肉的饮食习惯,与欧洲鸭杂交培育出了樱桃谷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樱桃谷鸭完美继承了北京鸭的优点,还自带加分模式,生长快、吃得少长肉多、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一经上市就受到追捧,规模快速扩大,在世界舞台扬名立万。
也算不忘本,樱桃谷鸭在官方网站上自称“Pekin ducks”,但是已经摇身一变,成了进口产品。
当年北京鸭流入英国市场时,我国没有从中获利,但却在引进樱桃谷鸭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每年,我国引种需要支付高达数亿元人民币。凭借生意覆盖了全球80多个国家,樱桃谷农场两次得到了英国女王颁发的“女王勋章”。
樱桃谷鸭上演了一场出口转内销的大戏,长期占据全球市场老大的位置。古老的饮食文化背后,胜出的还是科技的力量,这也是育种的价值所在。
想要育好鸭,要自食其力。
肉鸭在我国纵横的水生环境中代代相传,自然繁殖,选育完全凭经验。
1962年,我们国家对北京市郊区北京鸭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开始对肉鸭进行科学系统的选育。
“七五”攻关期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与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首农集团的前身)合作,于1990年首次选育出北京鸭配套系。
想要培育一个优秀的新品种,难度高、投入大、周期长。肉鸭育种工作需要筛选不同品系进行配套组合,需要很大的场地和持续投入。
维持很大的一个种群,更需要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不断选育。培育并审定一个肉鸭配套系,一般需要近十年时间。
△现代肉鸭育种场饲料转化效率自动测定设备
只有选出特性优秀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才能保证生出的是性能优良的鸭宝宝,而这三代,就是北京鸭的配套系。
判断一只肉鸭是否是好鸭,有几个关键指标:
一个是出栏日龄和饲料转化率,吃得少长得快长得多的肉鸭绝对是好鸭,能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另外是皮脂率和瘦肉率。
高皮脂率的肉鸭适合做烤鸭,在吃烤鸭时就着绵白糖吃的鸭皮,之所以能在炙烤之后依然可以焦香美味,就是因为它有极高的皮脂率。
瘦肉率高的肉鸭适合做盐水鸭、板鸭以及将鸭头、鸭腿、鸭胸分割开来售卖的食品,适合我国多数市场需求。
樱桃谷鸭皮脂率高不够制作烤鸭,低不到制作盐水鸭等产品,加工盐水鸭等产品时,还需要限制饲喂改善肉品质,但是奈何它凭借成本低、抗病性强的优势一度垄断国内市场,这也给我们全力赶超指明了方向。
盼望着,盼望着,我们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华丽登场。我们自主培育的炙烤型北京鸭配套系已完全占据我国中高端烤鸭市场。
近几年,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利用北京鸭品种资源,通过“院企联合育种”的模式,与肉鸭龙头企业合作培育出了“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和“中新白羽肉鸭”新品种。
2020年这两个品种出栏量超过13亿只,约占全国白羽肉鸭市场份额的1/3。
△自主品种在饲料转化率、皮脂率等关键生产性能指标上比引进品种具有明显优势。
育种家们不断钻研,利用常规育种与多组学技术,创新了肉鸭育种技术等技术,发现了决定肉鸭体格大小的主效基因,率先应用于肉鸭分子育种,经过一个世代选种,肉鸭饲料利用效率提高6.63%,开创了我国肉鸭分子育种体系。
但是仍要看到,我们缺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品种,品种更新还不能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种源疫病净化水平参差不齐。
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年)》中提到,到2035年要建立完善的现代肉鸭商业育种体系,主流品种具有国际竞争力,能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同期最好水平。
向着这个目标,加油鸭!